晶片荒讓半導體廠受惠。圖/工商時報照片
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對於消費性電子的需求大幅增加,加上許多半導體工廠因疫情停工,導致晶片供不應求的狀況相當 嚴重,至今仍未完全解決,有專家認為,晶片荒猶如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翻版,牽動各行各業的發展與產品價格,這也會讓晶片廠的股價持續上漲,台積電被看好能再漲33%。
Barron`s報導,1970年代,世界仰賴石油生產各種商品,只要供應鏈上出現變化,都會直接影響產業運作,因此,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對美國實施禁運後,油價從3美元飆升至13美元,進而引發通貨膨脹。
報導指出,如果石油是1970年代經濟發展的要件,那麼晶片在2020年代就具有相同地位,晶片為我們的電腦、手機、汽車甚至是電器等所有電子產品提供動力。
這兩年爆發的晶片短缺問題,將直接對所有產業造成衝擊,研究機構TS Lombard分析師Rory Green與Steven Blitz曾在1月份發布報告指出,「由於市場需求快速反彈,造成的所有短缺都可能讓通貨膨脹數據上升。」
只要晶片荒問題持續越久,漲價狀況就會開始蔓延所有產業,這種狀況有利於半導體企業,報導點出,外資看好英特爾與台積電等公司,其中有2/3關注台積的分析師都給予「買進」評等,且從台積電目前股價與市場平均目標價來看,台積電股價還有33%的上漲空間。
此外,汽車產業被認為是晶片荒爆發以來受創最深的產業,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Joseph Spak認為短缺狀況可能持續數年,「部分問題是結構性的,汽車產業通常需要中低階的晶片技術,但製造商並不容易增加產量,他們更願意生產於消費電子所需的高階晶片,這讓他們擁有更佳的獲利。」
新車與二手車的低迷庫存持續在,持續推高商品價格並讓通貨膨脹上升,2021 年上半年,二手車價格已上漲約20%,新車價格上漲約3%。儘管近期二手車價格的漲幅開始趨緩,但新車價格的漲幅仍在加速,7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漲約7%。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文章來源: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