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需求反彈下,12月南韓出口連續第3個月成長。(美聯社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週一(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半導體需求反彈下,12月南韓出口連續第3個月成長。
綜合外媒報導,南韓12月出口年增5.1%,來到576億美元(約新台幣1.77兆元),連續第3個月成長。出口是南韓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在年成長連續13個月走低後,10月出現反彈;12月進口則年減10.8%,至531億美元(約新台幣1.63兆元),貿易順差44.8億美元(約新台幣1378.9億元)。
以產業別來看,12月晶片出口年增21.8%,連續2個月成長,年漲幅也較11月的12.9%進一步擴大。隨著半導體需求低迷的情況開始緩解,南韓晶片出口在11月出現轉折點,睽違16個月成長。汽車出口成長17.9%,連續18個月維持成長,其他成長的產品類別包括機械、家電和顯示器。
以出口目的地來看,中國經濟疲軟削弱了需求,12月南韓對中出口年減2.9%,達到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355億元);美國則是自2003年6月以來,再度成為南韓商品最大出口目的地,12月出口總額超過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85.8億元)。
2023全年表現,受到晶片市場低迷,以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南韓出口年減7.4%,出口額6326億美元(約新台幣19.4兆元);進口額年減12.1%,至6427億美元(約新台幣19.7兆元)。產業通商資源部將出口疲軟的原因歸咎於全球貨幣緊縮,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