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去年進口晶片設備年增14%至近400億美元,創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新華社)
隨著美中科技戰白熱化、美國禁令愈收愈緊,中國大陸去年進口晶片設備金額年增14%至近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創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
彭博報導,按大陸海關數據計算出大陸進口晶片設備金額,其反映美國收緊晶片出口管制後,中國大陸希望加強晶片產業自給自足的能力。大陸企業正迅速投資新的半導體工廠,以提高晶片產能並繞過美國及其盟友的管制。
報導提到,在荷蘭的出口管制實施前,去年12月中國大陸從荷蘭進口半導體曝光機設備的數量較前年同期暴增近十倍。
路透去年9月曾報導,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公司(俗稱大基金)正為第三期基金募資,計劃募資人民幣3,000億元,遠超過前兩期的人民幣1,387億元和人民幣2,000億元。
美國去年10月擴大對中國大陸晶片出口禁令的範圍,包括輝達和其他製造商生產的性能較低的晶片也被限制出口到中國大陸。
去年在荷蘭的晶片出口限制措施實施前,中國大陸公司擴大搶購,12月從荷蘭進口的曝光機設備年增近十倍,達到11億美元。
美國財經電視台(CNBC)本月18日報導,美國與荷蘭可能在今年加大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出口限制,以遏制大陸的晶片科技發展。
第一財經報導,大陸本土半導體廠商2023年產能年增12%,達到每月760萬片晶圓的產能,預計2024年產能將再成長13%,達到每月860萬片晶圓。分析師認為,大陸大部分的成熟晶片需求可以通過本地生產來滿足。
IC研究公司Trend Force近期一份報告指出,大陸目前有44家正在營運中的半導體晶圓廠,另有22家正在興建中。該機構預測,到今年底,32家大陸晶圓廠將擴大28奈米以及更舊的成熟晶片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