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關係 陷70年來低點
《紐約時報》認為,沙國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意味著美國面臨了一個地緣政治挑戰,更是中國的一次勝利,因為中國促成了這次談判。此事還可能導致中東地區的格局出現洗牌。而針對中國在促成協議過程中發揮的作用,美國的外交政策鷹派人士對此也感到震驚。
美國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FDD)執行長杜博維茨(Mark Dubowitz)當時對《紐時》表示,此舉表明沙國對美國缺乏信任,中國「正在成為中東強權政治的重要主導者」。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的研究員奇夫維斯 (Chris Chivvis) 、米勒(Aaron David Miller)和研究助理吉根布賴納(Beatrix Geaghan‑Breiner)在2023年11月的文章中指出,除了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和2001年的911事件以外,美國和沙國之間70多年來的關係,很少像現在如此緊張。
文章認為,在沙國實際統治者、王儲薩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領導下,沙國繼續尋求美國的一系列援助和合作,但沙國同時認為,這與沙國加強中國、俄羅斯和其他一系列國家的外交、經濟和安全關係,是不排斥的,兩者可以共存。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薩爾曼,是目前沙國的實際統治者。(路透)
辦烏克蘭和平峰會 展現外交野心
從沙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來看,沙國認為自身有能力促成結束這場戰爭的對話,2023年8月在第2大城吉達(Jeddah)舉辦烏克蘭和平峰會,並廣邀各國參加,儘管俄國沒有受邀,但包括美國、中國、印度等國在內,共有近40個國家與會,對沙國來說,此次峰會成功展現了該國超越傳統勢力範圍的外交野心。
沙國將自身對俄烏戰爭的態度,描述為「主動中立」(Active Neutrality)。舉例來說,沙國並沒有加入西方主導的制裁俄國行動,也僅對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和能源援助,並未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文章認為,沙國不願犧牲和俄國在能源上的夥伴關係,而俄烏戰爭也提供了沙國加強其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力,以及額外收入的機會。
而從沙國對中國的態度來看,中國加強了自身在中東的參與,最明顯的就是2023年3月促成了沙國與伊朗的復交,由於沙國在俄烏戰爭採取「主動中立」,它也尋求和中國建立密切的關係,沙國投資部長法利赫(Khalid Al-Falih)2023年6月對美國財經媒體《CNBC》說:「我不認為我們和美國的關係,以及和中國的關係,是相互排斥的,事實上我認為它們是相輔相成的。」
最近幾年,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在經濟關係上明顯取得進展。圖為2023年12月在北京舉行的中沙投資大會。(美聯社)
沙中關係 正處蜜月期
最近幾年,沙國和中國在經濟關係上明顯取得進展,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烏地阿拉伯2030年願景(Saudi Vision 2030)深入對接,使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參與到沙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而中國更推動石油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成為沙中兩國關係更加密切的另一個跡象。
而沙中兩國在國家安全上也取得了合作進展,雖然進展仍緩慢,但沙國正和中國進行重大軍購談判,沙國還在2023年10月與中國進行了聯合海軍演習。而在國際組織上,沙國以「對話夥伴」的身分,在2023年3月加入了中國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之後又進一步加入金磚國家。
可以看出,沙國正逐漸遠離西方走自己的路,並和許多新興大國一樣,希望能左右逢源:一方面享受作為美國安全夥伴關係的好處,另一方面推進與美國競爭對手的關係。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沙國加深和美國競爭對手的關係是種籌碼策略,希望能藉此獲得美國更深層的安全保證。也有分析猜測,薩勒曼正尋求一種分工,也就是美國作為沙國的主要戰略安全夥伴,不過中國是貿易、技術合作,以及管理和伊朗關係的重要夥伴。只是這種新的有限夥伴關係框架是否可行,還有待時間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