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freepik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恐對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採取更具敵意的態度,逆全球化政策將大行其道。對台灣IC設計業而言,最壞情況是所有輸往美國的電子產品都要求全數由美國製造。業者透露,經過多年的營運調整與客戶結構變化,台廠反而能享受大陸國產替代商機,如PMIC業者矽力-KY,IP業者預估也有機會受惠保護主義,獲得非歐美廠商的訂單,如晶心科、M31。
川普2.0關稅措施短期仍未明朗,外界預期這是遲早將落下來的刀子,去中化及加速非中產能建置已是供應鏈積極布局之舉。
IC設計業將面臨生產成本上升考驗,尤其原本在大陸晶圓代工廠投單之晶片,因應客戶需求轉投台系或美系晶圓代工業者。
業者表示,因應客戶需求逐步調整,非陸系客戶確實將面臨美系大廠的競爭,但在中國則有更多機會取得市占;以PMIC為例,中國中高端PMIC市場總產值高達100億美元以上,矽力-KY目前於該地區市占率仍處低個位數,未來逐步取代歐美大廠現有市占,將成角力戰中的受惠業者。
另外,川普政策持續在地化,未來IP矽智財、EDA隨時有「被斷供」風險,為了加速研發,預估大陸廠商相關IP將逐步採用非歐美業者的解決方案,台廠相關矽智財業者力旺、M31等能提供支援。如M31的高速傳輸介面IP,就能符合AI、HPC晶片之高資料吞吐量需求。
此外,在晶片架構上,陸系業者也會減少對Arm依賴,RISC-V於該地區同樣發展多年,其中大陸多家RISC-V軟硬體業者聯合啟動甲辰計劃,計畫到2036年,在大陸資料中心、PC、行動裝置與物聯網領域,將全面實現基於RISC-V技術應用,台廠相關IP業者晶心科將得到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