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美聯社
兩大晶圓代工廠聯電及格芯傳合併,全球成熟製程版圖將大洗牌!根據研調機構統計,聯電及格芯全球市占率分別為4.7%及4.6%,二家公司一旦合併市占率,將一口氣躍升至9.3%,穩居全球晶圓代工第二大廠,以全球半導體戰略布局來看,美國將掌握全球成熟製程關鍵產量、技術及終端需求。
集邦科技統計,今年三月全球晶圓代工前十大業者,聯電市值169億美元、市占4.7%、排名全球第四,格芯市值約200億美元、市占4.6%、排名第五,兩者規模勢均力敵,二家晶圓代工廠一旦合併,市占率將超過中芯國際的5.5%及三星的8.1%,僅次台積電,同時拉近與中芯市值的差距,成為半導體成熟製程界的代表。
再以製程節點及主要市場客戶來看,二家公司各有所長,沒有明顯重覆。聯電目前仍以22/28奈米節點為重心,近二年由於受到大陸成熟製程新產能產能規模持續擴大開出,並以價格競爭形成聯電營運上壓力,聯電近年更加速轉進特殊、高壓等CMOS製程,目前在特殊製程營運占比已超過五成,以特殊製程全力進行和其餘成熟製程的差異化,也是聯電在全球成熟製程產能供過於求的情況下,營運仍維持穩健的主要原因。
而格芯目前則是以12/14奈米節點為主,終端應用主攻5G、IOT領域,主要客戶為美系高通、博通、AMD等,以製程技術及客戶來看,二家公司重覆率並不高,有業者認為此點應具正面效益。

聯電、格芯及中芯營運概況
若以引領全世界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近年來全球關注焦點都聚集先進製程晶片及技術推進,但以應用層面來看,成熟製程晶片卻與民生消費甚至國防武器高度相關,同時也是當前中國政府積極擴產的晶片種類。
業者進一步指出,半導體領域競爭各國進入白熱化,美國雖以相關禁令、關稅等政策,限縮陸系半導體產業發展,但中國經過近幾年全力擴產,可以預見未來將主導全球成熟製程晶圓產量及價格,目前美國雖透過台積電在先進製程追趕,但成熟製程領域若要快速達成抗衡實力,透過購併一步到位,提升市占率及市場影響力將是最具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