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大舉對中國加徵逾100%關稅,對中國製造業帶來沉重打擊的效應逐漸浮現。《路透》報導,根據多家中國出口商與分析師透露,受影響的廠商紛紛暫停生產、放無薪假,並積極尋找新市場與轉型策略,顯示美中貿易戰升溫對全球供應鏈與就業市場已帶來實質衝擊。
在中國重要出口樞紐義烏、東莞地區,有不少工廠暫時遣散一半員工、停工數週,其中以玩具、運動用品及低價消費品工廠首當其衝。上海諮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合夥人Cameron Johnson指出:「這波影響尚未全面爆發,但已有擴散跡象,業界普遍期盼美方下調關稅,否則生產與就業壓力將進一步擴大」。
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估計,目前中國從事對美出口的勞工人數達1,000萬至2,000萬人,占去年城市就業人口相當高的比例。廣州供應鏈公司Imex Sourcing Services執行長Ash Monga直言:「這次加徵關稅的衝擊,比疫情期間還要劇烈,對中小企業而言恐怕難以承受」。
部分中國出口商選擇轉向國內市場自救,寧波運動服飾品牌Woodswool透過百度推出虛擬直播帶貨,短短一週內即拿下逾30筆訂單,成交金額逾5,000元人民幣。工廠經理李燕表示,過去超過一半業績來自美國,如今美國訂單全被取消,預計部分產線將閒置兩至三個月。
百度、京東(JD.com)等中國科技巨頭亦積極響應官方號召,推出補貼與AI工具協助出口商轉型內銷。京東承諾投資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收購原本出口訂單商品,試圖紓解出口困境。不過,相較於去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額5,246億美元,相關支援規模仍然有限。
面對美國加強打擊轉運貿易,中國廠商正積極轉向東南亞、印度、拉美及非洲市場;資料顯示,過去六年中國對巴西、迦納等國出口量已翻倍成長。為了防堵大量低價傾銷,包括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一些國家,已著手對中國出口商提出相關貿易申訴。
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和停止中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歐盟也在考慮跟進。最新消息指出,法國財政部29日將宣布具體措施遏止中國包裹入侵,法國財政部長隆巴爾(Eric Lombard)直言,中國電商Temu和Shein對當地有三個面向的影響,包含:社會危險、健康和生態危險。隆巴爾進一步說明,「這些來自中國的貨物直接與法國的企業和零售商競爭,有些產品不符合歐洲標準,生產這些產品的工人工作條件也與法國的價值觀不符,這是一種生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