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工業4.0開始萌芽
自從德國在2013年提出工業4.0在後,各國業者無不以打通從產線到工廠、工廠到供應鏈的智慧製造為目標。6年後的現在,許多國際業者已有成效:西門子轉型為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商、Bosch打造汽車數位供應鏈、P&G建立端到端(End to End)的智慧工廠、富士通提供智慧工廠解決方案…。這股從歐洲擴散的轉型浪潮也吹到台灣,電子五哥之一的緯創啟動轉型後,成立數位轉型辦公室,在智慧製造上也有所成果,值得國內製造業者參考。

工業4.0是所有智慧製造的源頭。資料來源:WEF
獲選為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
2018年,國際機構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與麥肯錫顧問公司推出「全球燈塔工廠」(Global Lighthouse)評選,標的為從全球1,000多家業者中遴選出15家符合工業4.0先進製造技術應用方面具有成效的標竿案例,挑選嚴格程度可見一班。

緯創位於昆山的燈塔工廠。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身為全球各大筆電與伺服器品牌的知名代工廠,緯創昆山廠(非先前出售之廠區)以AIoT、工業物聯網、數據平台等技術建立資料驅動的智慧工廠,並善用自動化在產線與供應商管理等環節提高資產運作效率,透過有效的人機協作,該廠降低生產成本26%,同時減少能耗49%。公司積極推對內部營運優化,先是整合老師傅的domain-knowhow與對營運技術(OT)的了解,將資料通通數位化,再用AI對良率進行改善,同時降低電子製造業勞力密集的問題。
緯穎科技全面打造數位供應鏈
雲端爆發式的成長帶動對資料中心與伺服器的龐大需求,緯創旗下子公司緯穎科技的版圖橫跨歐、美、亞三大洲,產品應用在全球超過 300 個資料中心。由於當前全球供應鏈從長鏈轉變為短鏈,生產方式也越趨於區域化,大量訂單排程與需求預測變得相當棘手,這已經不是工廠層級的問題,而是供應鏈必須資訊透明。
緯穎在打造數位供應鏈時分為三大步驟,第一,公司先打造一個整合來自採購、生產、測試、包裝、出貨等階段的數據平台,整合從採購到生產端的數據,提供產品溯源;爾後,以產品溯源資料提供給研發端進行往後產品設計參考,同時可在產線上測試製程前置時間;最後,建立各種AI分析模型,往數位供應鏈邁進。
緯謙科技將帶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
轉型的寶貴經驗再搭在軟體做成解決方案後,即能達到真正數位轉型-提供第二金流或商業模式的階段,緯謙科技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誕生的。憑心而言,台灣中小製造業轉型時常遇到沒有轉型方向、不知道使用何種科技,以及技術負債太高的瓶頸,緯謙為雲端服務提供商,透過智慧製造雲端服務,協助業者改善工廠設備動用率,以及瑕疵檢測等功能。

緯謙製造業解決方案。資料來源:緯謙科技
事實上,像緯創這樣規模公司能帶動全集團轉型,甚至成立新解決方案公司實屬不易。除過去豐富製程經驗外,還必須加上供應鏈夥伴信任、管理階層由上而下的推動,以及全企業具備創新DNA都是關鍵要素。當然,公司也看到中小製造業數轉的痛點,並準備整合相關解決方案,踏入全新的智慧製造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