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21萬美元(約台幣573萬元),你會把哪台車列入你的清單之中?
可能是保時捷911,可能是賓士AMG GT,也可能是Land Rover(荒原路華),甚至加點錢上個邁巴赫也不是不可能。甚至還可以拿著這些錢歸隱田居了。
圖片來源: driving
但,倘若拿這些錢去買一輛「Dyson」,那你會不會覺得我腦子裡的螺絲鬆了?
「在較低的銷量下,我們不得不把它的售價定為21萬美元。」
詹姆斯·戴森爵士(Sir James Dyson)在他的新書《發明:詹姆斯戴森的一生(James Dyson Invention:A Life)》摘錄中披露了戴森造車的曲折。
其實,按照Dyson公司一貫的策略,21萬美元相當的保守,分攤各項研發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想要公司良性發展的話,代號N526的高端電動車最終售價肯定要超過21萬美元。
在量產之前預估到21萬美元售價之後,詹姆斯·戴森意識到「以這個價格買車的人太少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車企也開始涉及電動車產業,相比做戴森的造車新勢力,財大氣粗的傳統車企可以通過燃油車的利潤來反哺新能源,從而壓低價格搶占市場。
如此,想要獲得市場的青睞,顯然N526 21萬美元的售價太高。而壓低價格,每輛車都會虧損賠錢,正面硬打價格戰,顯然會讓整個Dyson集團陷入風險之中。
這是詹姆斯·戴森爵士不願看到,也不願讓自己親手所建立的帝國處於飄搖之中。最終,在N526量產之前,權衡利弊之後,及時止損,終止了智慧電動車項目。
或者,簡單說,Dyson智慧電動車無法市場化。
7億美元造一輛車的水準如何?
圖片來源:Dyson
「幸運的是,我們能夠承受7億美元的成本並生存下來。」(約台幣210億元)
目前Dyson只生產出了一輛N526原型車,它的成本約是7億美元。由於Dyson並非是上市企業,所以換句話說,這7億美元也算是詹姆斯爵士自掏腰包。
精緻、優雅、整潔是N526的關鍵詞。
N526整車與荒原路華差不多大,是一輛七座的SUV。但配置了氣壓懸吊的N526車身更低,在每小時50英里(80公里)的速度時,車身下降以獲得更低的重心和減小阻力。而遇到溝道時,也會有著更高的離地間隙,從而獲得更好的通過性。
16英尺(約4.8公尺)長的N526,卻配置了一套24英寸的超大輪轂和配套輪胎,來減小滾動阻力和提供更好的通過性。另外,選擇24吋實則也是為了更有辨識度。
傳統車企中,七人座SUV往往會妥協最後一排座椅的舒適性。但在戴森爵士這裡,每一排座椅都符合人體工學。且沒有了傳動軸之後N526也會提供一個完全平坦的台面。
非常喜歡Eames椅子的詹姆斯,也為N526上設計了7個,並且採用了更多的墊子以確保透氣性。
圖片來源:hermanmiller.com
比較類似現在的特斯拉Model 3基本的中控台,N526更進一步直接把所有的交互控制設計在了方向盤中,使得駕駛員可以時刻關注道路。
面對電動車空調系統佔用過多能源消耗的問題上,戴森爵士也有信心能通過Dyson現有的技術來解決,從而達到節省電能的目的。
動力系統上,N526有兩個264馬力的戴森電機,從而讓這台2.87噸的重物獲得百公里4.6秒的加速成績,並且最高時速可以達到 200km/h。
雖然在書中沒有明確的表明N526的續航里程,但此前戴森爵士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曾表示其續航里程可達966km,且「即使在英國寒冷的二月夜裡,在高速路上開著暖氣,也能達到如此的水準」。
圖片來源:Dyson
如此的自信,其實是歸功於戴森爵士的固態電池。
在造車初期,戴森爵士就沒看上鋰電池,而是一步到位用上固態電池。為此,2015年戴森前後共花費1.05億美元收購固態電池創業公司Sakti3,並準備再投10億美元建設固態電池工廠。
而所謂的「固態電池」,一直到現在也沒有電池廠商給出可行方案,更多的是像特斯拉4680電池一樣,列出了一個時間點,LG新能源的亞洲營銷總經理就透露,「爭取在2026年實現量產全固態電池」,但量產並不等同於商用,因此時間點並不明朗。
2018年2月,英國《金融時報》稱,戴森爵士已經在考慮在N526上用三元鋰電池取代理想中的固態電池。或許唯一能跑起來的N526搭載的就是三元鋰電池。
如此來說,想要像特斯拉一般控制智慧汽車所有產業鏈,直接造車,而非只是參與,固態電池遲遲無法突破,或許才是戴森爵士終止造車的一個技術原因。
7億美元投入,戴森打了個最貴的水漂嗎?
記得在2017年9月,戴森爵士斥資20億英鎊豪言要開始造車之時,全球三大財經商業媒體之一的 FastCampany就認為詹姆斯·戴森爵士很有可能「偷」走馬斯克的電動車鐵王座。
文中一一列舉被詡為「發明天才」的戴森在資歷、財富、設計以及工程上都要優於馬斯克。而且有馬斯克佈道電動車在前,戴森更容易收穫人們對電動車的好感。
在2018年,戴森汽車全球團隊規模來到12,000人,其中工程師和科學家佔了一半,研究範疇涵蓋了電池化學、電機、人工智慧和儲能等等方面,幾乎覆蓋了三電領域。
早在2017年接管了英國皇家空軍在布里斯托爾的培訓基地,佔地517英畝,花費2億英鎊建造了一座技術中心。
圖片來源:Dyson
一年後,戴森還在新加坡建立了電動汽車工廠,理由是「離電池產地近」,還表示「世界動力電池中心在亞洲」。
倘若戴森沒有終止造車項目的話,十有八九會在中國再開一座汽車工廠,位置應該就在中國的福建寧德。
雖然在紙面上來看,7億美元的投入,只換回了一輛N526落地,但在背後,戴森從零到一造了一輛能跑的電動車,而非PPT。
這12,000人的團隊,也分散到了Dyson集團的其他團隊之中,而固態電池項目則被保留。而在造車過程中在電池、機器人、空氣處理、照明等領域的技術累積,也為集團其他項目的突破增加了可能。
另外,在為N526設計內裝時,戴森運用了VR作為主要設計工具,加快了設計團隊的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Dyson
總體來說,戴森明台面上損失的7億美元,造了一輛不能合法上路的 N526原型車,但實際之中,卻給Dyson整個集團帶來了更多的人才,更多的技術儲備。
戴森這波其實不算虧。
造車只能窒息?
其實造車賠錢,算是個公開的秘密。最近,中國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紛紛公開了上季度的財報,在新車交付數不斷攀升的同時,整體依舊處於虧損的狀態。
特斯拉從誕生到現在,在賣車上同樣也是連年虧損,直到去年向飛雅特克萊斯勒出售了12.7億美元的環保監管積分,才讓特斯拉整體業務轉虧為盈。
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汽車廠商需要銷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車來賺取環保積分,以免收到監管機構的懲罰。
針對此,中國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表示,由於積分不達標,2020年長安汽車「平均每輛少賺了4000塊人民幣」。
而造就銷量神話的五菱宏光mini EV接近成本價銷售,實則也是為了賺取環保積分,以平衡燃油車的積分消耗。
如此來說,電動車的售價被傳統車企壓縮的厲害,讓很多造車新勢力難以在賣車上賺取利潤。
另外,一輛車涉及了許多領域,缺一不可,想要組建團隊就要斥資收購,不然就斥資挖人,還要源源不斷地在研發上投入。
圖片來源:TESLA
特斯拉自研晶片Dojo D1。
在前不久剛結束的特斯拉AI日上,特斯拉就公佈了一顆自研晶片Dojo D1,有了它,「Dojo將會是世界上最棒的超級計算機」。
而新晉造車行動的小米,在準備好了1000億備用資金來確保造車項目的推進後,也收購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深動科技,並初步建立起300人的團隊,準備以智慧生態為切入點正式開啟造車。
早於小米,華為、vivo早就開啟了智慧汽車Inside之路,同樣是以自己擅長的軟體生態切入造車賽道。
無論如何切入,造車都會獲得市場的極大關注,智慧汽車似乎已經被認為是下一個核心賽道,也是一場豪賭。
而如果造車成功,就有可能重新定義品牌,而失敗,則會消耗大量資源,甚至讓品牌逐步隕落。但哪個企業不想豪賭一把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ifanr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