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 隋昱嬋
娛樂和藝術是目前虛擬型態最成熟的產業之一,加上NFT識別技術的蓬勃發展,讓創作者看見龐大商機。例如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把單曲《GO NFT》放上NFT發售,不到 3 小時就賣光光,全新的商業模式在藝術創作者的眼前展開。

來源:文策院
TCCF創意內容大會論壇,以《商機無限的超空間派對》為題,探討NFT帶來的全新商業模式
TCCF創意內容大會論壇中,就邀請利用NFT取得成功的創作者,分享自身的創意和經營模式。而令最多人好奇的問題就是:「數位藝術市場為何如此蓬勃?」
新加坡娛樂公司MCC International執行長張健拿出數據說明,全世界一年會花費3708億美金在買數位收藏品,也就是遊戲、OTT、APP等平台上的虛擬資產,其實早就已經是龐大的市場。而NFT就是為這些虛擬資產,創造了更高價值,給了它們稀缺性,因此吸引大量買家和創作者投入。
今年NFT融資公司已經超過200家,融資總額達到 40 億美元,去年NFT總交易量大約9500萬美元,截至今年9月,已經有超過130億美元的交易量,市場暴風成長136倍。

NFT讓IP價值最大化
「NFT讓我們再次擁有音樂」。張健以音樂市場為例,過去聽音樂是用光碟卡帶,買下了就是放在家中資產,這幾年變成用串流平台聽歌,可能更方便也更便宜了,可是大家再也「買」不到,變成只是「租」音樂,下線或是帳號註銷了,這首歌就不再是屬於你的資產。而消費者在平台花了10塊錢,創作者本人可能只拿到2元的收益,其餘都是串流平台和唱片公司吸收。
現在有了NFT的標記識別技術,收藏者重新有機會真正擁有喜歡的音樂,甚至可以再次賣出,而不管轉手幾次,「最初的創作者還是可以從中獲利」,是讓智慧財產權能達到最大效益的地方。
元宇宙裡也要「衣裝」,用NFT打造數位時尚生態
在所有的藝術虛擬資產中,有一項可說是元宇宙必備項目,那就是服裝。「現在的小孩在《要塞英雄》中挑衣服,恐怕比上學前還苦惱」,The Fabricant創意總監Amber Jae Slooten打趣說。
衣裝在虛擬和現實生活中都一樣重要,購買衣服,讓分身打扮得漂漂亮亮,創造出自己的特色,當然也需要稀缺性,NFT也讓這項任務成真,由The Fabricant設計的數位時裝《虹彩》,就在以太坊以9500美元、54以太幣成交,成為史上第一套在NFT賣出的數位時裝。

來源:The Fabricant 官網
The Fabricant時裝作品「虹彩」
The Fabricant是一家全數位時尚公司,所有的衣服都是用3D建模做出,「我們浪費的東西只有數據」。不使用一針一線,也不用有毒染料汙染河川,就能為設計師舉辦華麗非凡的虛擬時裝秀,還可以使用現實生活難以利用的材質,網路線、燈串,甚至會移動的動態圖樣進行創作。
那麼這種數位時尚該如何創造價值? The Fabricant已經和不少品牌展開合作,像是為Vougue Singapore雜誌打造史上第一款虛擬封面,上架NFT販售,或是和服裝品牌NICOPANDA合作,為歌手Pabllo Vittar打造巡迴演唱會的海報。同時也和KOL合作,只要寄來照片或影片,就能為他穿上服裝,把美麗的成品放到社群媒體上。
「NFT為時尚圈帶來新的收益模試,不再需要任何剝削浪費就可以創造價值」,Amber表示,為了進軍元宇宙,他們正在企劃打造THE FABRIC STUDIO,讓消費者可以來到這裡試穿最新時裝,甚至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時裝,不再只是單向售出,展現互動的價值,希望在元宇宙時代的服裝市場,打下一席之地。
數字焦點
130億 美元
今年NFT融資公司已經超過200家,融資總額達到 40 億美元。截至今年9月,已經有超過130億美金的交易量,市場暴風成長136倍。
責任編輯:錢玉紘
文章來源: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