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於前瞻技術與演算法的特殊單位:FAIR實驗室
不久前,臉書提出五年後將轉型為虛擬共享的「元宇宙」(Metaverse)企業,運用AR/VR/XR技術讓人們盡情在虛擬世界中享受各種沈浸式體驗,將虛擬與現實完全融合。支持公司這個遠大夢想的有兩項:優良的財務表現,以及公司的特殊研究單位FAIR實驗室(Facebook AI Research,FAIR)。
如果說Google的X實驗室專門開發黑科技,以接近無上限的預算探索各種技術應用,臉書的FAIR則務實許多:聚焦在電腦視覺、語音與機器學習演算法,開發出相關應用來提高公司獲利能力與市場地位。
圖、FAIR實驗室擅長創造前瞻應用 資料來源:FAIR
FAIR在全球有13個據點,由卷積神經網絡之父的Yann LeCun領軍,Yann LeCun專精於深度學習演算法,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之一。FAIR由百名AI科學家組成,沒有X實驗室的創投家與企業家支持,也沒有瘋狂的企業創投到處買技術,這支精英部隊專把各種電腦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商業化,臉書的各種廣告演算法能這麼精確,以及各種防偽辨識的應用,背後就是FAIR的功勞。現在這支部隊全力進軍元宇宙,當前最新研究為已經秘密研發兩年的「震動反饋手套」。
能感測、追蹤並作出反應的智慧手套
這種奇特的觸覺偵測裝置可以讓使用者與虛擬世界連結,與AR/VR眼鏡不同的是,震動反饋手套相當個人化,透過微處理裝置(actuators)可以偵測使用者的血液流動、施力數據,藉以分析使用者在虛擬世界中的情緒,經分析後提供更優良的體驗,手套本身具備「學習」能力,且透過微處理器讓使用者在戴上手套時體驗壓力、紋理和振動的感覺,手套可與其他AR/VR裝置連結,參與音樂會、打電動、開會等,進一步強化沈浸式體驗。
圖、臉書新研發的震動反饋手套 資料來源:FAIR
臉書加速整合資料、軟體、硬體以搶得先機
FAIR相信,未來的 AR/VR 、元宇宙將在人機協作中發生,而觸覺將是相當重要的媒介,新的演算法、軟體程式,以及模型可以催化虛擬世界的連結。在消費者追求更真實的體驗下,除了AR、VR頭戴裝置本身硬體規格的發展外,也會延伸至手部肢體的追蹤感測、控制器或穿戴裝置上的觸覺回饋,FAIR正看到此趨勢大舉投入資源研發,未來將可能整合資料、軟體、硬體三大要素,成為元宇宙的霸主。
*附註
卷積神經網絡之父Yann LeCun: 法國籍電腦科學家,2018年圖靈獎得主,專注在機器學習、電腦視覺、移動機器人和電腦神經科學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