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虛擬的界線正逐漸溶解
從寶可夢到元宇宙都脫離不了虛實交錯的情境,這條技術光譜從左到右分別為VR、AR、MR,這三種R的集合體統稱為XR,其應用從遊戲、社群、藝術、電影一路衍生至製造業的虛擬工廠,這些幾十年前被視為實驗室中的儀器科技,在應用場景的成熟與技術的進步下,逐漸走進商業世界,甚至混淆了現實與虛擬中的界線,究竟這些由軟體驅動的R代表什麼呢?
圖、虛擬技術光譜簡介 資料來源:宇萌數位
AR:因寶可夢出現而大紅大紫
AR為英文Augmented Reality縮寫,其原理為以真實世界為基礎,用其他數位方式呈現。最成功的案例為寶可夢,街景與行人皆為真實,將地圖搬進遊戲世界中,提升觀眾的數位體驗。由於AR是將電腦上的資訊直接呈現在數位裝置上,最常見的渠道是手機的APP,其他則透過穿戴式裝置進行,如結合超低功耗處理器與景深感知感測器的智慧眼鏡,Google、微軟、聯想等大廠都有提供這類產品。
圖、寶可夢可說是AR產品化的代表作 資料來源:巴哈姆特
VR:打造虛擬娛樂的催化劑
不同於AR以真實世界為底,VR (Virtual Reality) 為純建構的虛擬世界,目前常見的應用領域為娛樂體驗,如遊戲、演唱會、電影或運動賽事,而元宇宙的出現也加強VR在社群領域的發展。
VR由影像與聲音構成,將這些數位元素置入數位裝置內,提供使用者沈浸式體驗。目前最知名的VR眼鏡為臉書(現改名為Meta)的Oculus系列,此外,像是Samsung、Sony等大廠也加快腳步部署VR領域,以獲得數位消費者的青睞。
MR:融AR與VR優點於一身
MR為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的縮寫,是一種使用者配戴頭戴式裝置,在實際的情景中(AR)置入部分可延伸的虛擬環境(VR),因此是AR+VR的集合,讓使用者可以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中互動,模糊虛實邊界。
最常見的MR頭戴式裝置是微軟的HoloLens,使用者以手勢與聲音互動,可應用在服務、醫療、教育、娛樂、藝術等產業,除了微軟外,蘋果也在十一月發布明年將推出MR眼鏡,以先進晶片、顯示器、感測器搭載自然軟體平台跨入虛實整合領域。
圖、MR可模擬各種真實環境並置入虛擬要素 資料來源:Microsoft
XR:打造延展實境的無限應用
XR為延展實際Extended Reality的縮寫,白話來說就是VR+AR+MR的綜合體,是一種技術集合,所有跟R相關的應用都可視為XR的一種。
值得一提的是,製造業對於XR的需求快速上升,在智慧製造的趨勢下,企業對於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和服務的期望大幅提高,工廠需要高端與精密的專業技術來維修、開發、組裝各種產品,然而在從業人員不斷流失以及攬才不易的瓶頸下,XR成為訓練員工與模擬各種製程生產的數位工具。
例如運用AR進行遠端討論與監測、找出問題的癥結點,或是結合溫度、濕度、壓力等參數,配合AI進行訓練,使人員得以模擬設備保養時間。在軟體的驅動下,XR在製造業的應用相當廣泛。
無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未來在各種虛擬技術的應用範疇相當龐大,每個實體場景都可能衍生出對應的虛擬個體,甚至模擬未來可能發生情境,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社會層面的議題更可透過模擬來進行前期規劃、中期監控與後期安全需求處理,可謂商機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