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林秋豐執行長與台灣永續供應協會賴樹鑫理事長、以及高市府王啟川副秘書長等人共同參與2021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開幕典禮。 圖片來源:金屬中心
環保科技將成為決戰2050的標配
今年11月10日至12日,由社團法人台灣永續供應協會主辦(Taiwan Alliance for Sustainable Supply,TASS)、一連舉行為期3天的「2021年亞洲永續供應暨循環經濟會展(TASS)」在高雄展覽館盛大開幕,本次活動以淨零排放、再生能源、永續金融三大議題貫穿展覽主軸。
由於淨零碳排成為產、官、學、研各界共識,本次展覽會吸引TCE100成員、各大公協會、標竿企業及專家學者參與,本展會包含六大展區,來自12國的一百家以上廠商參與,同時以虛擬線上展會連結全球,透過跨業、跨域的方式推動循環經濟。由於循環經濟結合當前的數位科技正醞釀一起「綠色商業模式變革」,從半導體、汽車、能源、金融、紡織等各級產業投入綠色轉型,也使得碳盤查與科技環保成為企業在2050年需提前部署的方向。
眾冠雲集,展場中使出渾身解術拚吸睛
本次展會大咖雲集,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循環台灣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中油李順欽董事長、中鋼王錫欽總經理、KPMG黃正忠董事總經理、微軟孫基康總經理;業者部分則按照各展覽區分類,如「循環紡織專區」中,宏遠興業、流亞科技、菁華工業,透過合作聯盟方式建立綠色紡織平台,朝向紡織減碳前進。其他知名參與者包含中油、中鋼、日月光、友達宇沛、漢華、日益、能貿等,法人單位如金屬中心也展示鋁合金溫/熱成形技術、綠色創新材料等,熱鬧非凡。
同時,「創新」亦為循環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針對廢棄物再生之高值材料、循環製程所需的關鍵材料與技術、可再生材料高質化技術與製程之開發及高值產品的綠色製程都是業者致力發展的綠色轉型技術,結合跨部會/法人/學界/國營事業,建立國家級合作平台,設置出題/解題機制與策略,以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高、關鍵材料等產業關鍵議題為優先,達到企業降低能源耗損與提高廢棄物轉換率的成效。
另類再生能源發展潛力相當龐大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受訪中指出,配合2025年用電的20%需使用綠電的趨勢,去年舉辦第一屆展會,主題著重在再生能源,雖然是首次舉辦,但仍吸引150個單位參展,以及總計超過12,000人次參與,其中,商機媒合會結合綠電業者、售電業者、儲能業者、系統整合業者,舉行3小時80場商機媒合會,一共帶來2.02億元的商機。
而今年則基於去年的動能,第一,在淨零排放主題,如空汙、水污、噪音、廢棄物、毒化物等環安議題上著手,抑制對大氣臭氧層以及土壤的破壞;其次,再生能源主要雖然集中在太陽能與光電,但其他選擇諸如水力發電、氫能、沼氣等等,雖然處於發展階段,但以後的成長性不可小覷。
圖、台灣永續供應協會理事長賴樹鑫 資料來源:ivendor
不只做代工,還要做綠能輸出國際
第三主題為再生能源業者也轉型成功案例,例如身為全球刷毛布隱形冠軍菁華工業即是一例,除了從原料面、製造面、以及設計面,落實紡織循環經濟,此外,也透過提供綠電的方式,打造新的商業模式。
最後,中小企業在面臨碳中和上遭遇不少挑戰,如資金與技術等,有鑑於此,金管會提出「綠色金融方案2.0」,鼓勵金融業者提供綠色融資,協助中小企業降低能耗,甚至綠色轉型。此外,賴理事長也提到,碳中和為國際共識,無論是聯合國2050、中國大陸2060、印度2070,過去歷經從農業到工業發展耗費巨量資源,對自然的破壞須立即採取行動。
他也提到,台灣永續供應協會將協助台灣業者積極參與永續供應鏈議題與循環經濟,將從單純接國際訂單的代工模式,轉型為解決方案輸出國際。在未來的趨勢上,綠能產業已成為各國著手重點產業之一,從硬體設施研發、設置甚至是綠電的儲存與販售,都會是影響綠能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因子。
圖、當日展場吸引許多產官學研人士與會 資料來源:iven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