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產業分析師 Howie Su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強悍的製造能力成為發展各種新興領域的關鍵
2022年宣布將大舉進入元宇宙與電動車的鴻海正朝向巨型平台企業前進,透過強大的數位基礎建設,搭配公司新單位-鴻海研究院,在量子電腦、物聯網、人工智慧、資安等前瞻技術上積極佈局,打造由數據與技術驅動的企業。在眾多子公司中,平常較為低調的工業富聯網公司(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FII)依舊是鴻海製造端的主要代表。這家子公司已經開展出明確的發展路徑:成為一家數據企業,大力發展半導體、元宇宙與新能源車。
此外,在先進製造領域工業富聯網本身透過獲得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獲頒的燈塔工廠經驗,開始協助其他製造業者建立符合工業4.0標準的燈塔工廠(Global Lighthouse Factory,GLF),提供整合軟體與硬體的整廠服務輸出經驗拓展新商機,透過強勁的製造實力賺取服務財之餘,也替元宇宙與電動車領域打下良好製造基礎。

智慧製造是工業富聯網的強項。資料來源:工業富聯網公司
▍從大規模生產到大量客製化生產的歷程
鴻海的富士康一直以來皆以規模經濟為主要競爭優勢,特別是設於中國大陸的廠區有近30萬名員工,在工業4.0驅動下,工業富聯網正從傳統的以人力為中心,轉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企業,其最著名的營運流程優化策略為整合製造端的「六流」,包含資訊流、過程流、資金流、技術流、人員流、物料流等,搭配其「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見註解)技術策略,將流程數據化,再以技術貫穿營運整體,打造開放式的製造循環模式,這家從富士康延伸出來的企業繼承原有的規模生產精神,運用各類技術來達成大量客製化,以符合當前少量多變的消費者需求。

工業雲端成為工業富聯網協助企業轉型的利器之一。資料來源:工業富聯網公司
去年,工業富聯網在《數字創新 跨界融通—新格局引領新發展》的論壇上更是推出「燈塔領航者計劃」,主要內容為在製造與數據管理皆呈現分散化的趨勢下,協助100家以上的大型製造業達到數位轉型,同時協助1000家企業導入各式數位技術。當然,工業富聯網也不忘協助轉型中較為弱勢的中小企業,透過龐大的工業數據平台,公司可以提供各種針對中小企業訂製的轉型解決方案,帶領企業從重視數量轉為重視質量的變革。同時,如前所述,公司自身也積極的開發各類新式技術與產品以因應元宇宙與電動車需求,例如發展GPU、5G、WiFi 6、數據中心、邊緣運算、人機互動、電驅電控零部件,與車聯網等技術領域,一邊協助其他業者建立生態系,一邊為各種次世代的可能應用做好準備。最後,在半導體佈局的部分,除了以自身的燈塔工廠強化半導體的產能外,公司正規劃透過其供應鏈發展與製造經驗,打造交互連結半導體生態。
▍除技術佈局外,設立產業基金投資也是關鍵
雖然工業富聯網具備豐沛的技術研發團隊與大量數據應用經驗,但在科技發展如此快速的時代,併購與投資也是公司重視的方式,透過上市,公司有效降低資金取得成本,投資與併購將成為公司接下來的發展重點。在實際作為上,公司透過成立自有基金與投資其他基金來取得技術與轉型能量,在自有基金部分,公司的投資單位分別投資ERP、AR/VR相關廠商,一方面建立新生態圈,一方面強化現有技術的研發實力。
而在投資其他資金佈局上,公司與中國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東莞科技創新金融集團、珠海發展投資基金一同成立晟豐(廣州)產業投資協定,投資新台幣97億元,目的為取得與智慧製造相關的前瞻技術,由於中國大陸在發展智慧製造上不遺餘力,甚至在其十三五與十四五計畫中將智慧製造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預計在中國龐大市場與業者數量的優勢下,透過投資相關產業發展基金取得技術與合作機會。
事實上,如此多樣的策略佈局目的只有一個,讓公司能從已知預測未知,由於製造業的重要性逐年成長,產業與消費者發現許多日常生活應用與商務發展已逐漸雲端化,同時在人工智慧與軟體的催化下,未來世界將是虛實結合,而底層技術如IT、晶片、感測器等的角色將越來越吃重,甚至製造業也可能成為未來服務業各種應用的發展基礎。身為智慧製造的先鋒,工業富聯網不斷尋求自我突破,未來公司的生態系會如何發展著實令人期待。
註解
雲移物大智網:雲端、移動裝置、物聯網、大數據、智能生活、網路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