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數位專欄
台灣追逐永續目標 資策會建議:須導入數位的力量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蔡珮漪表示,「人」才是永續發展的核心,為了譜出理想的永續交響樂,蔡珮漪建議,台灣須導入數位的力量。圖片來源:Pixabay。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於6月15日至6月27日舉行「35th MIC FORUM Spring韌力」線上研討會。面對2050淨零排放目標,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蔡珮漪表示,「人」才是永續發展的核心,為了譜出理想的永續交響樂,蔡珮漪建議,台灣須導入數位的力量,並將其遍布到社會教育、科技創新、商模再造、地方文化、循環生態等。
近年來國際間新興的對話機制,共通語言就是2050年全球淨零、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這也是地球公民的任務。蔡珮漪指出,從國際統計資料概觀,截至今年4月,2050全球淨零目標的覆蓋率,包含全球淨零碳排、全球GDP、全球人口,都已經達到85%的覆蓋率,「覆蓋率就是大家都舉手承諾自己會達到這個目標。」據統計,淨零碳排已訂有法律或政策的國家有47國,其中有14個國家已有立法,包含歐盟;33個國家,已有政策、文件,包含台灣。
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低排放資產的年度資本支出會在10年的時間成長33%,也就是從2020年的43%,增加到2030年的76%,其中支出項目包括拖碳設備、電動車及充電基礎設施、低碳建築、再生能源、新興氫能市場等,以及支持這些機會的新商品和服務,如AI、智慧製造、物聯網等跨域科技的導入與加乘應用,也就是科技創新的動能。藉由科技創新、潔淨能源、綠色經濟等3大動能,來驅動全球生態系的良性循環與永續發展。
新聞來源:今日新聞
相關文章
CES將登場 AI應用重頭戲 聯詠、聯發科等台IC設計廠迎春風
TIMTOS x TMTS 2022工具機聯展盛大開展!台灣工具機產業邁向智慧機械新紀元
比防彈玻璃牆又超輕薄!新型「超級塑膠」可能影響你的手機、汽車、房子
2020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力拓後疫情時代產業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