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因應新產威脅、呼應低碳趨勢,塑化廠加速搶進、部署高階應用,研發、生產綠色產品、可分解材料,及在製程端及消費端推動塑膠循環回收再利用;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聯成(1313)、中石化(1314)升級擴產策略不停歇。
台塑現正進行台灣仁武醫材中心、高雄洲際二期石化專區、PP及PVC去瓶頸、氣膠毯廠;大陸寧波丙烷脫氫(PDH)廠、EVA去瓶頸;美國德州1-己烯廠等佈局,合計投資490億元。
台塑近年投入全回收、抗菌等綠色塑膠或複合材料研發漸收成效。其中,開發航太級碳纖維(TC780)用於生產衛星推進器用之高壓氪氣瓶,2021年6月隨SpaceX獵鷹九號成功登上太空。
開發物理發泡SF、碳纖安全鞋、碳纖羽球鞋、抗菌Y拖、物理發泡全回收Y拖等鞋材,其中物理發泡全回收Y拖將於10月在德國K-Show展出。另與台灣華可貴(YKK)公司合作,開發單一材質全回收、易加工、高強度、輕量化且用於各式扣具之PP複材及工程塑膠。
台塑指出,已成功開發具有低熱傳導性、質輕和阻燃特性之氣凝膠,將在仁武廠擴建氣膠毯廠,取代岩棉等傳統保溫材,預估2023年中完工。
南亞新港銅箔新廠配合汽車用鋰電銅箔認証及後段處理機進度;台灣ABF載板在錦興廠的製程改善、樹林廠ABF新廠擴建、大陸惠州玻纖布與銅箔基板等多項投資將陸續完工,預估增加逾335億元年產值。南亞、台塑還展開台灣首座血袋廠、醫材中心投資,拓展高階醫療醫材發展能量。
台化除推動大陸寧波ABS擴建;兩岸複合材料應用,最快明年相繼完工,總年產13.2萬噸。聯成除有25萬噸INA(異壬醇)原料供應加入,延續UN899環保型DOP發展;到後年陸續合計70萬噸產能加入,2023年DOP總產能達326萬噸。
中石化苗栗頭份鎖定「精細化工」進行轉型,布局OPP下游光學衍生物、二元醇系列單體已動土興建。另逐步於各廠建物屋頂設置太陽光電,投入節能防腐塗料、既有材料回收再利用與高效能電池電解液等綠能材料研發。
擴大半導體新商機 長興、三福化、上品、東聯卡位布局
因應半導體擴廠、高階製程推展,帶動電子化學品需求能量,長興(1717)、三福化(4755)、上品(4770)、東聯(1710)卡位佈局。上品為半導體關鍵材料氟素樹脂設備及材料廠,去年擴建彰濱三廠產能已被填滿,下半年再啟動擴產;大陸嘉興廠擴產受到封城影響進度遞延,預期11月完成、明年第一季開出新產能,產能再增20%。
三福化近年重點切入半導體材料回收,大陸電解廠去年底開始負責廣州面板廠四甲基氯化銨(TMAC)回收、再供貨服務,年產230萬噸,今年將開發武漢OLED面板廠,逐步拓展更多業務。
三福化台灣顯影劑回收再供貨新產線預計第三季完成,年產5,000噸,將先針對面板產業出貨;純化產線預計明年下半年完工,屆時可開始供應半導體業回收再製的顯影劑產品。第四季基礎化學品PHBA新產也將開出,年產約1,500~2,000噸。 長興今年有電子材料擴產與合成樹脂新廠等資本支出進行,電子化學品營收占比28.8%,以乾膜光阻為主。今年蘇州廠有一新產線上線,明、後年亦有新產規畫,維持8~10%增長,為電子材料事業增添成長動能。斥資人民幣3.5億元興建大陸華東新廠預計2024下半年試產。
東聯近年以特化產品為轉型重點,投入電子化學品、風力發電、車用等領域產品開發,強化利基能量。台灣特化廠下半年有乙烯胺、聚醚胺、EOD Ii及半導體級二氧化碳四大新產陸續開出,並擬陸續將特化產品生產基地複製至大陸揚州廠。
圖片來源:工商時報。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