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進駐美國亞利桑那州,但並非所有供應商都願意跟進赴美蓋廠,導致當地缺乏完整供應鏈。對此,拜登政府決定擴大520億美元《晶片法案》(CHIPS Act)的補助範圍,將半導體設備、化學品等相關業者納入受惠對象,盼加速半導體產業聚落的發展。
《華爾街日報》報導,6月23日,美國商務部宣佈擴大執行《晶片法案》補助,原本補助僅針對在美國建設新晶圓廠的業者,現在放寬列入化學品、材料和製程設備等協力廠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記者會上強調,此舉是為了帶動美國半導體產業鏈日益完整,形成整合上下游的產業生態系。
2022年底,台積電致信向美國商務部表示,台積電在美打造生產基地,吸引數十家供應商跟進落腳,包括荷蘭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ASML)、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日本半導體設備商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和台灣僑力化工(Sunlit Chemical)等,「它們對台積電的成功至關重要,應該是獲得資金補助的優先對象。」
為扶植本土半導體製造、確保美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2022年,拜登政府祭出5年撥款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其中390億美元用於資助在美新建或擴建先進半導體製造設施的業者。
報導指出,半導體業界高層擔心,美國政府面臨國會、國外政府和企業多方爭取補助款,將導致補助經費過於分散。美國官員坦言,目前只有少數幾家晶片製造商有能力在美國生產先進半導體,但光是在美國,提供材料和設備的週邊供應商就超過250家,海外更超過800家。
美國商務部23日表示,將於秋季開放供應商提交申請,但沒有提到何時會發放補助。
外媒先前報導,美國政府希望藉由高額補助,吸引外國半導體公司到當地設廠,但台美缺乏租稅協定,使台廠面臨台美雙重課稅難題,成為影響台廠赴美投資意願的一大關鍵。
李長榮化工總裁李謀偉受訪時直言,台美雙重課稅問題「對台商投資來說是很大的障礙」。李長榮為台積電的半導體原料供應商,已跟進台積電腳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李謀偉提到,加拿大和德國等國已與台灣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但美國在這方面進度緩慢。
(圖片來源: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