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資產總經理劉德安指出,企業必須盡早著手綠色轉型。逐步實現企業的碳資產價值。圖/蔡淑芬攝
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指出,企業經營未來恐將面臨十大風險,其中半數風險與自然環境及氣候息息相關,台灣碳資產總經理劉德安認為,企業必須盡早著手綠色轉型。不過,企業千萬別為了碳權而碳權,若自行生產碳權所付出的成本高於碳交易市場價格,建議直接透過碳權市場交易取得,是較為有效率的做法;而且碳權交易過程中,也應該同時逐步實現企業的碳資產價值。
劉德安指出,淨零碳排已是國際必然趨勢,從而帶來實質影響,全球企業將面臨碳稅、碳成本增加的壓力。舉例來說,歐盟祭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今年10月開始試行,2027年正式實施,未來高碳排產業出口至歐盟的商品將被課徵碳關稅,計價方式採用絕對碳排量乘以ETS(碳排放交易系統)每周平均碳稅。
又如美國推動清潔競爭法案(CCA),美國財政部會根據申報資料計算各商品的平均碳含量,超過該行業碳排放強度基準線,將課徵碳稅,2024年開始實施,碳稅每噸55美元,年漲幅5%,2025年開始逐年調降基準線。
無論歐盟或美國的碳關稅計算方式,對於無法降低商品碳排放強度的企業,成本將逐年增加,對於台灣廠商來說,是一大警訊。因為兩者皆為台廠重要出口國,2021年資料顯示,美國及歐盟分別是台灣第三大及第四大出口市場,出口貿易金額分別657億美元、318億美元。因此,國內企業必須開始重視綠色轉型,若不如此,恐將對於企業生存造成重大威脅。
劉德安進一步分析,綠色轉型中,企業可以自行生產碳權,包括使用循環經濟、善用科技移除減量等等,然而並非所有公司皆適用。倘若生產碳權成本過高,還不如至碳交易市場購買碳權,相對有效。尤其根據世界銀行定義,台灣屬於已開發國家,也並非是資源貿易大國,企業自行生產碳權並不容易。
除了碳權之外,企業同時也應該注重碳資產管理,因為兩者息息相關。何謂碳資產?就廣義來說,企業透過交易、技術創新或其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與碳減排相關的資源;就狹義而言,碳資產則是指在強制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或者自願減排交易機制下,產生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的碳排放配額、減排信用。
而碳資產具有稀缺性、消耗性及投資性,除了可以作為商品在不同的企業、國家或其他主體間,進行買賣交易,還具有金融屬性,目前國外已有碳信託、碳ETF、碳期貨、碳保險等相關碳金融工具。
在淨零的時代下,企業的經營永續,更應該關注國際及國內的法規上碳排放的要求,同時企業應該從財物價值、業務價值、無形資產價值、管理價值等四個方面有效發揮企業碳資產價值,真正開始實現企業的綠色轉型的綜效。在可見的未來政府、企業乃至於個人都將關注全球永續議題,當如果人人都有一本碳存摺時,才能真正的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實現永續轉型!